1、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分为控制区(安全区Ⅰ)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信息管理大区分为生产管理区(安全区Ⅲ)和管理信息区(安全区Ⅳ)。安全区Ⅰ典型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等。
2、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分为控制区(安全区Ⅰ)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信息管理大区分为生产管理区(安全区Ⅲ)和管理信息区(安全区Ⅳ)。不同安全区确定不同安全防护要求,其中安全区Ⅰ安全等级最高,安全区Ⅱ次之,其余依次类推。
3、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分为控制区(安全区Ⅰ)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信息管理大区分为生产管理区(安全区Ⅲ)和管理信息区(安全区Ⅳ)。安全区Ⅰ典型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知电站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等。
4、中国大陆已发展成7个跨省大电力系统,目前分大区电力系统调度、省级调度和地区调度3级。 它们各有其管理范围和主要职能: ①大区电力系统调度:负责全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5、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联系发电与用电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网。 也可描述为电力系统是由电源、电力网以及用户组成的整体。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所有的变、配电所的电气设备以及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组成的统一整体。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送和分配给各用电单位。
6、输电线路以220千伏、330千伏和500千伏为网络骨干,形成4个装机容量超过1500万千瓦的大区电力系统和9个超过百万千瓦的省电力系统,大区之间的联网工作也已开始。此外,1989年,台湾省建立了装机容量为1659万千瓦的电力系统。系统构成与运行 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有电源、电力网络和负荷中心。
约束条件共有三个,电压,发出的有功,发出的无功。分别大于最小值,小于最大值。电力系统总共有六个变量:电压,相角,发出的无功,有功,消耗的无功,有功。
其中消耗的无功,有功为不可控变量;电压、相角为干扰变量,电压不能太大,所以是一个约束变量;发出的有功,无功为可控的自变量,一台发电机发出的有功,无功为一个定值,不能太大。所以约束条件共有三个,电压,发出的有功,发出的无功。它们分别大于最小值,小于最大值。
控制变量:就是人为的将其的变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想整定值一类的。状态变量:就是其本身的量会变化,但是在特定状态下只在一定的区域内变化。
电力系统(这里主要指的是变电站、电厂也可以)里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目前主要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在数字化变电站出线后,出线了新的一层,过程层。站控层主要指的是厂站级的监控,例如变电站中的监控系统、子站系统等。站控层设备主要就是指监控主站、工程师站、信息子站等。
站控层:主要指的是厂站级的监控,例如变电站中的监控系统、子站系统等。站控层设备主要就是指监控主站、工程师站、信息子站等。间隔层:主要指的是继电保护与测控、录波等。过程层是指数字化变电站中智能一次设备,如现在还未完全发展的智能断路器的替代设备智能终端,电子式互感器的合并单元等。
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
该电力自动化后台系统是上海聚仁电力研发的,适用于电力系统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水电站、发电厂。也适用于公路、电气化铁路、地铁、矿山、石化、冶金、港口、供水、环保、机房及其他工业电力综合自动化领域。
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
SCSM是IEC 61850架构的基石,它将变电站划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MMS主要连接站控层与间隔层,GOOSE则在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传递实时信息,而SV则承载着一次设备的重要数据。IEC 61850标准由14个部分组成,分为系统描述、配置管理、数据模型与通信服务映射以及测试等多个领域。